各相关单位、学校和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部署,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简《意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守正继承-创新发展-转化服务”新路径,促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疗愈数字化作品的传播服务,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启动“关于开展2025年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疗愈数字化作品入馆传播推展项目征集”,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宗旨目标
指导:《意见》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当代表达与增值传播
主旨:促进艺术疗愈“继承守正-发展创新-转化服务”
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数字博物馆艺术疗愈馆收藏
实施:文化自信热爱艺术专家学者新秀数字化精品传播
目标:跨界“艺术+心理+健康”融合数字化服务大健康
二、申报条件
申报者为中国文化自信者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播者,严禁传播宗教/非科学/伪科学/腐朽文化,如被公安部打击“灵修/身心灵/借国学算命欺诈”有劣迹者不得申报。
1.主持资质。单位:本会理事会员单位、考点机构,学界艺术院系、美育或心理中心,业界艺术疗愈或文化传播机构;个人:本会理事委员会员、疗愈认证学员,学界教授专家学者,业界中华文化传播者、艺术疗愈名人新秀。
2.作者创作。作者:艺术融合心理疗愈数字化作品原创作者及团队(含教师学生)、已热播艺术疗愈作品原创作者;创作:艺术融合心理疗愈创作实践三年以上并表达性艺术(如书画/音乐/舞蹈/戏剧/花染等)已有创作成果者。
3.质量数量。质量:跨界“美学+心理+健康”学科,融合“文化+艺术+疗愈”创作,叙事干预“外化+解构+重生”电影质感拍摄。数字:单位原作1-3项,个人原作1项,任选“书画、音乐、舞动、戏剧、花艺”一种或融合表达形式。
三、作品要求
1.主题重点。主题:文化传承与创新、艺术审美与疗愈、本土心学与普惠、艺科融合与实践、心身疗愈与健康等;重点:以文化人、以美润心、美愈浸润、艺术疗愈,主攻用舞动/戏剧/音乐/绘画等艺术表达干预抑郁及疗愈危机等。
2.原则原创。原则:秉承文化传播,守正传承根脉、创新现代发展、转化健康服务,用数字化作品服务大健康。原创:作品须原创,未参赛,无版权纠纷,内容积极健康,符合国策法规,须注明原创可分享、无机构/LOGO等水印。
3.内容形式。内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创新古典现代艺术,艺术表达治未病,心身疗愈治已病,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形式:[静态艺术]绘画、书法、花染等原创图组+转视频,[动态艺术]音乐、舞动、戏剧等原创作品视频。
4.艺术技术。艺术:艺术疗愈包括书画疗愈、音乐疗愈、舞动疗愈、戏剧疗愈、花染疗愈、手工艺疗愈等;技术:艺术疗愈须融入心理技术(如叙事/CBT/评估等)、采用数字技术创作(如动漫绘画、数字戏剧、音乐科技、舞动实验等)。
5.时长疗效。时长:数字化绘画/书法/花艺等图像+转视频,每组1-2分钟;心理剧/舞动/戏剧/音乐等微视频,每个3-5分钟。疗效:叙事三幕式,问题外化(序曲-解构创伤),赋能转化(中幕-建构意义),替代融化(尾声-重生蜕变)。
6.创作服务。创作:从问题导入,从疗愈导出,过程为艺术表达,如视听触动多感官互动,心身激活体验与反馈。服务:满足客户多层需要,如科普治未病、实操治已病、艺术保健、疗愈养生、审美浸润、心理疗愈个体和团体。
四、征集评选
1.征集投稿。征集:本会在官网发文征集,本会组织专家评选。投稿:单位投稿1-3项,个人投稿1项,扫二维码进入中传会端口填报上传,稿件注明:作品名称+原创作者+剧组成员(学生稿+指导教师)+版权申明+推播共享,附作品简介500字;图片+转视频<100MB,动态视频100-200MB。
2.封面标题。封面:提交数字化艺术疗愈视频作品,可加视频封面,以设计主题相关的绘图封面或视频中精美图像封面,不显示组织LOGO水印。标题:封面上标字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疗愈数字化作品;中上标:作品名称,作者及单位;下标落款: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艺术疗愈专委会。
3.评审标准。本会组建专家评审组,依据标准评选:[文化性]符合“文化强国+健康中国”国策、呈现中华文化元素与传统现代创新;[疗愈性]艺术表达融合心理干预疗愈心身;[创新性]数字化技术赋能艺术原创编导与互动体验;[服务性]数字化作品易传播普惠并满足大众心身健康需求。
4.时间流程。时间:每年征集作品两次,上半年征稿6月9日结束,下半年征稿9月9日底结束。流程:征集投稿、专家评选、入选公示、作品入库、颁发证书、自愿入会、艺术传播、年会交流、成果推展、佳作推展、市场服务、大众反馈、遴选专家、推举新秀,扶持艺术疗愈创新创作。
五、成果管理
1.成果结项。本会评选出“2025年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疗愈数字化作品”,并按一般成果、优秀成果、特优成果,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出具结项证书,并备案入库。
2.人才甄选。根据作品传播社会反响和民众热赞,经专家评选+市场甄选双重选拔,汇聚艺术疗愈领域的学界专家学者和业界名家新秀,为创新创作和创业服务推举人才。
3.支持发展。被推举出入库传播项目者,遴选专家学者和特批专业师资,加入本会艺术疗愈专委会,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艺术疗愈师认证并职业发展。
六、成果推广
1.禁忌规避。作品视频文案符合法规,无敏感违禁词;,凡涉及客户真人视频和文字,需提供知情同意书,做面具/背影/不出镜隐私处理,避免肖像权纠纷,传播风险自担。
2.确权承诺。团队/作者拥有项目成果原创权,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及艺术疗愈专委会享有成果入库登网、编辑剪辑、传播交流、使用推广等分享权,知情同意入库传播。
3.入库传播。本会在官网“数字化博物馆”增设“艺术疗愈馆”,优秀成果数字化作品入馆收藏,并向社会大众、文化传播、艺术疗愈、心理健康等相关领域推播宣传。
4.入会交流。结项团队/作者,自愿申请加入中传会会员单位/个体会员,按程序入会;自愿参加中传会艺术疗愈专委会年会、十月中传会成立30年纪念活动并交流推展成果。
5.合力发展。甄选团队/作者打造艺术疗愈品牌,A供给端:培养人才技术赋能重塑生态;B需求端:拓展学校、医养和文旅场景落地;C客户端:创新产品服务满足客户需要。
七、申请提交
1.联系人:本会艺术疗愈专委会,郑老师18629331196 (微信);张老师13572275770;作品上传加微信群交流。
2.申请书:一个团队/个人提交一份成果申报书。(请认真参照“附件1-征集表”予以填写,并在端口上传)。
3.登记口:扫二维码填报征集表+原创作品;上半年报送6月9日结束;下半年报送9月9日结束;官网公示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2025年5月22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