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将文旅扶贫工作提升到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来推进,通过开展文艺扶贫深入基层,助力贫困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进而以更实的作风、更硬的举措、更优的模式攻坚克难,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取得了切实成效。
潮水般涌动的文旅扶贫队伍中,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动员、组织社会力量,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帮扶资源,成为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他们便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业务主管的众多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涉外社会组织。
眼下,这些社会组织的成员正和扶贫干部一道扎根于基层,在“贫中之贫、难中之难”的战场上挥洒着汗水。
老兵走上新战场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因“长寿乡”闻名全国,它同时也是我国58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在一篇日记里,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杨丽丽记录下她对巴马的第一印象:“那层层叠叠、高耸入云的大山,真是又美丽又壮观……人们常提到的长寿之乡巴马的水很养人,可是在最贫困的巴马山村,有的地方却没有水,就是打井也打不出水,只能靠雨水过日子,老百姓用水缸装满雨水,储备为每天的生活用水……”
杨丽丽做事雷厉风行。2019年8月,13多吨捐赠物资一次性从河南发往巴马,这是1万套国学书籍。
面对扶贫战场,杨丽丽坦言“排兵布阵”很关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在她的带领下,结合自身所长,根据扶贫地区实际情况,发动会员和理事单位及传统文化爱好者,支援扶贫一线。他们坚持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地群众种植桃树5000棵,果实成熟时寄给全国各地的认领者,这一创新被称为“定制农业”;坚持教育扶贫,创建教育示范基地,募集各类善款逾百万元,让15个地区的86所学校受益,累计捐赠传统文化主题书籍超8万册,总计捐资捐物超过500万元;坚持文艺扶贫,组建脱贫攻坚战地文艺宣传队深入巴马。杨丽丽还谱写了《脱贫攻坚战之歌》,“战士们”唱着这首歌,誓为巴马“拔穷根”。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扶贫工作
“物质帮扶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思想观念、发展意识上的帮扶,鼓起贫困人口主动战胜贫困的志气,激发起他们摆脱贫困、迈向新生活的内在动力。”杨丽丽感慨,“要找准导致贫困的更深层原因,通过劳动者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经营意识再造等方式,提升贫困人口的生产技能和竞争能力。”
如今,巴马老百姓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杨丽丽在所属的党支部中再次发出号召:“不打赢扶贫攻坚战,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