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学党史,守初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史弥坚”今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决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到各省市参观革命英雄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学习革命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色经典传承记忆激励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于2021年5月15日早从北京出发,行程三省《海南、湖南、浙江》六市的全程15天,通过参观革命烈士陵园,观看革命英雄人物,激发我们的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学习革命红色印记,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我会走深走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第一站:

海南省海口市,走入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学习红色娘子军的革命精神,深度的了解到,红色娘子军是我国军事史上的第一支由女性为主体的革命武装队伍,它开创了国内妇女革命的先河,也是世界妇女参加革命的典范。

看着红色娘子军展板,我们情不自禁的唱起了,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的经典歌曲。

接着我们来到周士第上将纪念馆,在纪念馆展厅里,展出周士第将军参加革命活动的照片、文献资料和文物600多件,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周士第的生平和历史功绩。

因为革命先辈的付出,才有现在美好的生活。牢记革命先辈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初衷,传承、发扬红色文化。做优秀的红色文化传承人。

第二站;

5月16日前往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参观,并似定我们今年将在这举办红色记忆的展示演出活动

紧跟年会主题,推广展演红色歌曲大家唱活动,把建党100周年的演出,搬上亚洲论坛的舞台

第三站:

海南省万宁市石梅湾,在这里,我会副会长、理事、会员、朋友、介绍了他们在这里一年来的工作进度,完整完善的落地的几项重要工作计划:首先,他们把红色传承记忆做为重点,在石梅湾最漂亮最干净的海域的地方拟定成立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党建教育培训基地。同时,在这里组建开展一系列活动:(1)习主席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落实传统康养项目。(2)弘扬少年强,则国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少年红色教育研学营。研发培养推广青少年做传统文化示范项目。用高科技技术展现传统文化实际体验的模式。(3)宣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工作部署和行动计划,回顾工作历程,我们做到了25年来无任何负面影响的一支正能量的强健先进队伍。

第四站:

我们来到海南省文昌市张云逸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张云逸大将诞辰一百周年而建立的。

展馆内陈列有照片、信函、书稿等珍贵的文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泛黄的历史文物我们学到了张云逸大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随后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参观了海南文昌第一个中国首个滨海卫星发射基地,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场承担深空探测、载人登月、天地往返运输等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

第五站

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178号,踏寻先烈足迹,缅怀革命精神。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杨开慧烈士陵园,怀着肃穆而敬仰的心情参观了杨开慧纪念馆和故居,对她的生平事迹和“开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她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触动着我们,我们站在杨开慧狱中带着幼儿壮举的场景,情不自制的热泪盈眶,伴着屋外大雨瓢泼,我们久久不能平静,缅怀开慧烈士传承“骄杨”精神。

此次红色教育之行,瞻仰先贤风烈,深刻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前赴后继、忠贞不屈、不辞重负、奋力前行的精神。

杨开慧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倡导、实践者。在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言,我们一行党员肃立烈士墓前,向烈士默哀致敬,并庄严高举右手,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第六站

5月26日,我们来到浙江省嘉兴市:追忆红船精神,在当地人大主任,和民营企业家王董事长的支持陪同下,乘小船来到红船原址,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条母亲船,这里是孕育中国共产党的摇篮,百年承载了跨时代的红船精神。独特的政治资源,不断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

   2005年,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2019年,习总书记盛赞红船精神:“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今后,风华正茂的你们也将会和全国人民一起践行“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绽放出时代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感慨》

我们在这连续十几天的奔波,大家非常开心,受教育收获满满,连我这双病痛双腿,也出现了奇迹,在大家的支持照顾下,我不但全程紧跟大家奔波!上船下船时还很麻溜,并即兴发挥和好友雅军共同唱了一首《感恩党的红歌》更有意思的是《哈!雅军发现我的鞋底都被磨掉了,我竟然都没有感觉到。还在欢笑还在跳,一路劳顿,心情愉悦,精神抖擞来去匆匆,来这十多天我们都无心游玩,一心扑在这跨越三省《海南、湖南、浙江》六市的全程追忆红色经典记忆活动中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传文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的作品,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contact@tcpc.org.cn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