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现场笔会札记

烹诗欲煮胸中意 墨重笔酣化龙蛇

——我会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现场笔会札记

  2023年9月20日,明媚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映照在书案之上,流转的光晕仿佛在昭示历史长风正沿着时间的轨迹扑面而来。此刻,北京雪莲亮点.东四文创园2楼宽阔的展示厅内纸白如雪、翰墨飘香,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是我会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之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同样也是一次现场笔会,十余位老中青双钩书法艺术家齐聚一堂,畅谈发展,展望未来,更是用手中的毛笔纵情挥洒,倾吐着胸中的豪迈与激动。

  孙吉霖,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山西寿阳人。书法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照影双钩书法艺术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钩书法传承人、国家一级书画家、中国双钩书法艺术家。笔会中,逸兴遄飞,已现场书写多幅作品。一人、一纸、一墨意与势融,用笔圆熟,韵致悠长,尽展书法之美。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书法艺术家,同样也是一位致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振民族自信的践行者。

▲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孙吉霖现场作品

  赵轩辉,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西宜春人。著名形意书画家,“形意书画”创建者,现为中国一笔双钩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国艺书画院院士,深圳金泽轩艺术馆特邀客座书画家,江西省书协会员。2016年荣获中国好品牌、品牌影响力”创新艺术家”称号,并经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库专家评定为”最具艺术表现奖”;2018年获全国两会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称号;2019年获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心推荐”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

  他致力于书、画融合的探索,数十年博采众长,有机地把书法与绘画实现了二者无缝对接的跨界融合;开辟了一条“以书入画,书画交融,形通文意,意赋形观”的笔墨奇观和翰墨智慧!笔会现场他独创的“形意书画”,演绎出书画融合之神奇魅力;诠释了书、画的兼容性和艺术性;达到了“书到极时书似画,画臻妙处画如书”的美妙境界。

▲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赵轩辉现场作品

  王诗皓,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华国礼艺术家,独创“水墨染皴法”山水画家,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一笔双钩书法家协会主席,“立空书法”创始人,清华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15年荣获中国好品牌“十大书法人物”称号;2016年立空书法《长征》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23周年”全国名家书画大展中荣获金奖。2017年入选中国“水墨新法八大家”。2020年10月作品《黄山印象》在中典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249150元成交。

▲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王诗皓现场作品

  刘文科,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一笔双钩书法协会副秘书长、一笔双钩书法山西分会副主席、北京双钩书画院院士、吕梁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勤敏好学,精研不辍,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边唱边写,渐渐演变成一门绝活,一心多用、曲终书止。曾多次应邀出席大型展演活动登台献艺,书写多为歌颂祖国、修品立德的内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2017年,他的一笔双钩书法作品参加了“福寿相约全国书画名家邀请赛”并荣获二等奖。同年,在传统书法小楷第八届全国书法电视大赛获得优秀奖。2018年,参加全国第十八届庐山杯书画赛中获得了银奖。

  笔会现场刘文科成功展示了“书唱一绝”,高歌绕梁,落笔娴熟生动,精准掌握曲书节奏,极具艺术美感。

▲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文科现场作品

  何红苇,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讷河市人,中国一笔双钩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北京华夏兰亭书画院院士,北京双钩书画院院士,2018年6月,被人民日报社社属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推荐为第109位文化自信艺术家代表。 2018改革开放40周年-启航新时代-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国家一级美术师。

▲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何红苇现场作品

  朱桂林,杨洪武等双钩书法艺术家也纷纷挥毫拨墨,尽展所长,场面十分热烈。

▲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艺术顾问朱桂林现场作品

▲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洪武现场作品

  “一笔千年韵,满室翰墨香”,现场笔会在惜别互勉的语声里告终。本次交流,无疑是一次促进双钩书画乃至传统文化发展的极具有意义的活动。我们相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的引领下,专委会必将为中华双钩书画文化的未来创造更多、更好双钩书画之作,为弘扬我们伟大民族的传统文化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双钩书画专业委员会现场笔会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传文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的作品,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contact@tcpc.org.cn
1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